5月11日,“风高韵雅——徐汉棠捐赠作品展”在宜兴陶瓷博物馆开幕,吸引了近300位陶艺、文艺、教育等各界人士共襄盛举。这场浓缩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70余年创作精品的展览,不仅为中青年紫砂艺人搭建起宝贵的交流学习平台,也为“中国陶都”再添文化注脚。
据了解,去年9月,紫砂泰斗顾景舟首徒徐汉棠与博物馆正式签订捐赠协议;今年1月,“风高韵雅——徐汉棠捐赠作品展”预展确定捐赠作品数量为369件。此次展出的展品,包含光器、花器、方器等各个类型的紫砂作品343件,以及名家字画等佳作珍藏,系统展现了徐汉棠不同时期的创作轨迹和艺术理念。展览现场,造型各异的精美紫砂壶独具匠心:龙宫宝灯壶以大红袍泥料制作壶身搭配如意纹饰,尽显宫廷华贵;裙花提梁壶用段泥制成,壶嘴、提梁的弯曲有度和贴花图案布置,勾勒出庄重沉稳的气韵;提篮壶则以虚实相生的空间美学演绎造型哲学。
“大师的慷慨捐赠,是对陶都故里的深情守望,更是对千年文化传承的使命担当,为宜兴留下了珍贵的文化瑰宝、树立了德艺双馨的时代标杆。”宜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英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宜兴正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陶瓷文化高地,更需要通过传统文化来淬炼精神内核、强化人文支撑。我们将依托这批珍贵佳作,深挖文化价值,弘扬艺术魅力,让瑰宝活起来、文脉传下去、文化走出去,推动大师风范成为精神地标,工匠精神融入城市血脉,更好打响“中国陶都 世界陶醉”城市品牌。
紫砂有大美,紫砂人有大爱。在宜兴7300年制陶史的时空坐标下,这场捐赠展的意义超越了普通艺术展览。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表示,相识40多年,他与徐汉棠共同为陶都鼓与呼,为陶瓷唱赞歌。多年来,徐汉棠默默无闻,以实际行动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中国好人”。“我认为,对于紫砂,他创造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把造型之美、线条之美、品质之美、工艺之美有机结合,成为真正的精品力作和经典之作。”江苏省文联主席章剑华表示,徐汉棠先生在紫砂界、中国艺术界建起了一座艺术高峰,此次慷慨捐赠之举,也是对艺术作品最好的保护和传承。
中陶协常务副理事长吴越申表示,徐汉棠大师从艺以来,孜孜不倦,以传承弘扬紫砂文化为己任,用技能托起人才摇篮,传艺带徒,潜心创作,丰富了色彩斑斓的陶艺世界。
开幕式现场,宜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马钟为徐汉棠颁发收藏证书和感谢信;宜兴市妇联、宜兴市文联、丁蜀高级中学等单位获赠《风高韵雅——徐汉棠捐赠作品集》。
新华社客户端江苏频道编辑:丁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