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紫砂大师徐汉棠捐赠作品展举行 章剑华等参加活动并致辞
2025年05月13日 来源:北京华艺网

5月11日上午,“风高韵雅——徐汉棠捐赠作品展开幕式”在宜兴举行。93岁高龄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先生,将369件凝聚他七十年匠心的紫砂珍品及珍藏,悉数捐赠给了宜兴陶瓷博物馆。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吴越申,江苏省文联主席、省当代艺术创作研究会会长章剑华,宜兴市委书记胡小坚,宜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马钟,宜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英,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以及陶艺界、社会各界人士近300人参加开幕式。章剑华、吴越申、刘英、史俊棠分别致辞,徐汉棠致答谢词。

好人之善举 大师之经典

章 剑 华

今天,我们齐聚于此,共同见证一场文化的盛事——紫砂大师徐汉棠先生的捐赠仪式。

刚才,史会长在讲话中说:“在我的眼里,徐汉棠不只是中国好人,而是世界好人。”一个人做个好人并不难,难的是做中国的好人,世界的好人。徐汉棠先生的确称得上是中国的好人、世界的好人。就在前几天,世界著名的股神巴菲特捐出了自己95%的股票给慈善机构,价值达一万亿人民币,他无疑是世界好人了。而徐汉棠先生早在1992年就捐资了10万元成立少年儿童基金。2014年又毅然捐现金1000万元,以他的名字设立了徐汉棠教育基金会。十多年来,已资助学生、奖励教师4000余名,金额600多万元,此善举仍在延续惠泽教育。十年后的今天,徐汉棠大师已92岁,他再次提出,向市政府、向宜兴陶瓷博物馆捐赠他一辈子创作视为生命的家藏紫砂艺术品369件,许多精品紫砂壶、紫砂花盆还是他不惜重金从台湾藏家手里收回来的。虽然他的捐赠达不到巴菲特的一万亿元,但我认为,他捐出的是艺术品,是无价之宝,他完全可以与巴菲特相媲美,也完全可以称得上世界好人了。

当然,徐汉棠先生不仅是一位好人,更是一位大师,一位真正的艺术大师。他是紫砂艺术领域中的一座巍峨高峰。紫砂艺术历经千年传承,在时代的长河中熠熠生辉,而徐汉棠大师则以其超凡的技艺、深邃的艺术感悟,为紫砂艺术的发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他的作品,是泥土与匠心的完美交融,每一把紫砂壶,都凝聚着岁月的沉淀与智慧的结晶,堪称经典。所谓经典,一是经久不衰,二是典范意义。他的紫砂作品,从造型的独特构思,到工艺的精湛细腻,从线条的流畅自然,到神韵的灵动鲜活,无不展现出大师对紫砂艺术的深刻理解与极致追求,呈现出造型之美、线条之美、色彩之美、工艺之美,并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他以刀为笔,以泥为墨,在方寸之间勾勒出紫砂艺术的万千气象,不仅传承了紫砂艺术的传统精髓,更在创新中赋予其新的生命力,为紫砂艺术界树立了不朽的艺术典范。

今天,徐汉棠大师将自己大量珍贵的紫砂作品捐赠给宜兴紫砂博物馆,这一善举,不仅是个人艺术生涯的深情回望,更是对紫砂文化传承发展的深情告白,值得我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与称颂!这些作品,是大师心血的结晶,每一件都承载着他对紫砂艺术的热爱与执着,蕴含着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大师的捐赠,是对宜兴紫砂博物馆的信任,更是对整个紫砂文化事业的无私奉献。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位艺术家的社会责任与文化担当,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这份慷慨之举,为紫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榜样的力量,也为更多人领略紫砂艺术的魅力、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供了机会。

宜兴紫砂博物馆在接收这些珍贵作品后,既增添了艺术的价值,也增加了重大的责任。在此,我希望博物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其一,慎于保管。这些作品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记忆。博物馆要建立科学完善的保管体系,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专业的管理方法,为作品提供适宜的保存环境。每一个环节都要严谨细致,确保作品历经岁月依然完好无损,让这份艺术财富能够长久传承下去。

其二,勤于展出。收藏的目的不仅在于保存,更在于展示与传播。博物馆应精心策划各类展览活动,让徐汉棠大师的作品走出库房,与广大观众见面。通过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展览,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大师作品的艺术魅力。同时,要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展览、虚拟现实体验等,让观众能够更加直观、深入地欣赏作品,提升展览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让更多人领略紫砂艺术的独特风采。

其三,精于研究。徐汉棠大师的作品是紫砂艺术的宝库,蕴含着丰富的创作理念、工艺技法和文化内涵。博物馆要组织专业的研究团队,深入挖掘作品背后的故事和价值。从艺术风格的演变,到制作工艺的创新;从文化内涵的解读,到艺术价值的评估,都要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通过研究,总结大师的艺术成就和创作经验,为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培养更多优秀的紫砂艺术人才。

其四,重于传播。在当今时代,文化传播至关重要。博物馆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和传播渠道,广泛宣传徐汉棠大师的作品和紫砂文化。通过举办讲座、研讨会、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加强与社会各界的互动,提高公众对紫砂艺术的认知度和认同感。同时,要注重国际传播,让紫砂艺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向全球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最后,再一次向徐汉棠大师致以最诚挚的敬意!也希望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宜兴紫砂文化能够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续写辉煌!

部分捐赠作品欣赏

均玉壶

年代:1957 年

砂方壶

年代:1976 年

提均茶具(九件)

年代:1976 年

十二童子套壶(十二件)

年代:1977 年

牛盖提梁壶

年代:1987 年

微型套壶(十二件)

年代:1978 年

上六茶具(九件)

年代:1981 年

四方开片壶

年代:1983 年

菱花提梁壶

年代:1985 年

虎皮古兽窥今壶

年代:1986 年

寒江独钓壶

年代:1986 年

多脚树桩壶

年代:1986 年

龙宫宝灯壶

年代:1986 年

三开片套壶(三件)

年代:1986 年

碧海明珠壶

年代:1987 年

段泥百岁树桩

年代:1988 年

提兰壶

年代:1991 年

百岁树桩套壶(三件)

年代:90 年代

小周盘壶

(韩美林文、刻)

年代:1978 年

秦权壶

(韩天衡书画、徐秀棠刻)

年代:1978 年

大石瓢壶

(唐云书画、沈觉初刻)

年代:1978 年

矮秦权壶

(亚明画)

年代:1979 年

小寿星壶

年代:1962 年改制

大彬提梁壶

年代:1978 年

黑混砂礼方壶

年代:1978 年

红粗砂倒把壶

年代:1986 年

高顶钟壶

年代:1988 年

三足乳鼎壶

年代:1996 年

龙纹供春壶

年代:1998 年

红菱花壶

年代:20世纪 90 年代末

灵芝提梁壶

年代:缺

几架配盆(九件)

年代:1960 年—1979 年

三足开片石瓢盆

年代:1960 年—1979 年

长方红黑如意盆

年代:1960 年—1979 年

双色鼓子活环盆

年代:1960 年—1979 年

四方开片斗盆

年代:1960 年—1979 年

长方抽角盆

年代:1960 年—1979 年

砂方斗盆

年代:1960 年—1979 年

三足青铜鼎盆

年代:1960 年—1979 年

推荐阅读
首页
资讯
展览
艺术家
机构
培训
商城
拍卖
图片缺失 图片缺失 图片缺失 图片缺失 图片缺失
首页
商城
购物车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