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天地同源·文化同心|缘起衡阳:一场跨越山水的文化叩问与和平宣言
2025年09月29日 来源:北京华艺网

祝融峰顶,云海翻涌,和平宣言随晨光传向世界;

石鼓书院,墨香四溢,文化智慧在古今对话中迸发;

湖湘大地,孝缘流转,传统美德于温情互动中传承。

秋分时节,湖湘大地桂子飘香,金风送爽。2025年9月下旬,一场以“缘”为纽带、以文化为内核的系列盛宴,在历史文化名城衡阳徐徐展开。从南岳祝融之巅的庄严宣告,到石鼓书院内的智者交锋,再到古文字与孝道温情的社会实践,著名文化传播者唐健文先生携“缘家人”及多家国家级文化机构,完成了一次对中华文明根脉的深度探寻,并向世界发出了响亮的“和平之声”。

一、 祝融峰顶:以缘为念,向世界发声

9月21日,国际和平日。清晨的南岳衡山祝融峰,云雾缭绕,宛若仙境。在这片自古被视为天人交汇的圣地,一场庄严的和平宣讲仪式如期举行。活动由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世界华人协会、中国古文字博物馆等机构共同发起。

面对浩瀚苍穹与连绵群山,唐健文先生代表“缘家人”向全球发出宣言:“浩瀚苍穹,万物同源;和平之道,乃人心所向。愿以善意连结万邦,以真诚照亮未来……”这声音,既是对中华文明“和而不同”、“天下大同”理念的当代诠释,也是中国人民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挚承诺。当旭日东升,金光洒满峰顶,“世界和平缘——和平到永远”的誓言,已随风启程,传向五洲四海。

二、 石鼓书院:汇智聚力,为文化赋能

和平的呼唤需要文化的基石。两日后,文化的焦点从高山之巅转向千年学府。9月23日,衡阳石鼓书院内,一场高规格的文旅专题座谈会汇聚了本地文史专家与三方联合考察团的核心成员。

笔会环节,唐健文先生挥毫泼墨,一个苍劲有力的“缘”字跃然纸上,赠予书院永久收藏。他带来的【中国古文字·百家姓】书法作品,更将座谈会引入了深邃的历史时空。座谈会上,衡阳市专家刘忠平、彭丽、郭幸君分别系统阐述了湖湘文化、红色文化及衡阳三千年文明史,夯实了讨论的学术根基。

考察团团长唐健文则站在亚洲文明互鉴的高度,为衡阳文旅把脉,提出深挖古文字等独特文化符号,打造具有国际辨识度文化IP的远景规划。衡阳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谢宏治系统梳理了衡阳的核心文化品牌,指明了开放创新的发展方向。杨能、龙继红、何恒芹等嘉宾从文化保护、研学旅行、产业安全等角度建言献策。这场思想的碰撞,为“天下南岳、文化衡阳”的品牌建设注入了新的动能,开启了央地合作的新篇章。

三、 金石铭情:以姓为桥,唤醒孝道传承

理论与规划之外,更需具象的载体与温情的实践。同期举办的“中国古文字‘百家姓’书法作品展公益行暨孝文化传播活动”,正是此次衡阳之行的生动注脚。

这一场融合文化寻根与孝道实践的文化盛宴在南岳衡山、衡阳石鼓书院及永州祁阳等地次第展开。唐健文先生以生动的讲解,将古老的姓氏渊源与文字演变化为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吸引了跨越半个世纪的多代际观众乃至外国友人。这不仅是一次艺术展览,更是一次全民的文化寻根,激发参与者对中华文明根脉的浓厚兴趣,激活了深植于血脉中的认同感。

尤为动人的是活动的“孝文化”实践部分。在导演蒋永为的镜头下,“缘家人”团队前往永州祁阳,探望唐健文年近百岁的双亲及其他长辈。一声声“缘爸爸”、“缘妈妈”,一次次朴实的洗脚按摩、家常共餐,将经典的《二十四孝》故事转化为当代的温情互动。此举超越了血缘,以“缘”文化为纽带,深刻唤醒了对亲情陪伴与反哺感恩的重视,展现了中华“和合”理念强大的当代感召力。此次活动的相关场景将被收录入《新二十四孝》微电影,推动传统美德的当代传播。

南岳之约:缘聚天下,文脉绵长

文化薪火,生生不息;和平愿景,代代相传。此次衡阳之行,如同一幅精心绘制的长卷:和平宣言是其高远的精神旗帜,智库座谈是其坚实的学术骨架,而古文字与孝道实践则是其丰满的血肉与温热的灵魂。三者环环相扣,由宏大象征至具体落地,由理论探讨至情感共鸣,共同诠释了“缘聚天下”的深刻内涵。

它昭示我们,文化自信并非空中楼阁,它源于对根脉的敬畏(古文字),立于智慧的创新(智库座谈),成于向善的行动(孝道与和平)。当和平的呼声从千年南岳传出,当古老的文字在青年心中种下种子,当孝道的暖流浸润现代家庭,衡阳这片土地所承载的,已不仅是湖湘文脉,更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拥抱世界的从容与力量。其文化深度与情感温度,必将产生广泛而持久的社会影响力,为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促进社会和谐与世界和平贡献重要力量。这场秋日里的文化盛宴,其回响必将深远而绵长。

推荐阅读
首页
资讯
展览
艺术家
机构
培训
商城
拍卖
图片缺失 图片缺失 图片缺失 图片缺失 图片缺失
首页
商城
购物车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