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范曾巨制《后赤壁赋》气势磅礴不逊古贤
2017年06月14日 来源:新浪收藏

北京九歌2017春文物艺术品拍卖会将于6月20日—22日在北京万达索菲特大酒店拉开序幕。本场拍卖会涵盖了五大专场,共囊括当代书画、近现代书画、古代书画及珠宝翡翠等数千件艺术精品。其中听涛斋藏重要中国书画作品专场收入齐白石、徐悲鸿、董寿平、范曾等各时期艺术大师代表作品数十幅。中国书画一作品来源于作者本人及海外回流。铭杰藏画专场得自于世家多年珍藏。中国书画二专场集聚了若干流传有序旷世珍品。北京九歌17春拍经过半年时间的精心准备,可谓精品云集,诚意之作,期待广大藏友莅临赏鉴。

LOT 607

  范 曾(b.1938) 夏竹稚子图LOT 607   范 曾(b.1938) 夏竹稚子图

  LOT 607

  范 曾(b.1938) 夏竹稚子图

  2003年作 纸本设色 镜心

  款识:癸未范曾

  钤印:十翼、范曾、十翼还甲之后所作

  FAN ZENG FIGURE

  74×100cm 约6.7 平尺

  范曾先生的人物画中,注重童趣的作品占有相当的比例。所谓“复归于婴儿”者,正是这类作品的理想追求。在这张2003 年的作品中,童子倚石而坐,几支夏竹则姿态婆娑,是范先生的典型构图。值得注意的是,范先生的绘画作品,构图是颇讲究的,注重空间布置,人物之间、人物与其它对象之间,有前后、上下、左右的穿插关系,在互相掩映参差之中,有了场景的真实感。中国画的高妙之处,虽是散点透视,虽是在二维平面之间造型,但一定要有空间的造境感,否则,总不能超脱一般笔墨的层次,实现气韵生动的追求。所谓“真境逼而神境生”,是中国画的要诀之一。范曾先生在造境上,显示出大师风范,在咫尺之间,把物体置放在一个开阔的空间之内,游刃有余,这当然与他的骨法用笔有直接的关系,而重要的也是一般读者注意不到的专业技巧,就是这造型本事。一般画家之所以拙劣,其表现之一就是不能在有限的纸幅之内造境,只停留在平面机械的摆布上。而此作则给人以向外延展的空间,可谓卓荦不群,格调非凡。

LOT 610

  范 曾(b.1938) 后赤壁赋LOT 610   范 曾(b.1938) 后赤壁赋

  LOT 610

  范 曾(b.1938) 后赤壁赋

  2002年作 纸本设色 镜心

  款识:壬午秋月江东十翼范曾。

  钤印:十翼、范曾印信、略通古今之变

  著录:《范曾书画集》P5,五洲传播出版社,2003年。

  FAN ZENG FIGURE

  144×367cm 约47.6平尺

  千百年来, 苏轼的前、后赤壁赋一直传唱不衰, 也是无数文人画家反复演绎的创作题材。当代中国画大师范曾先生于2002 年所作鸿篇巨制正是这一题材。《后赤壁赋》是苏轼第二次游赤壁时所作,距初游赤壁时间仅相差三个月, 但因景色不同, 文中流露的心情也随之有所变化。前赋主要是谈玄说理,后赋却是以叙事写景为主,前赋描写的是初秋的江上夜景,后赋则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画面上可以看到,树木枝叶萧条,几片橘色小叶正翩然而落,在苏轼笔下,无论前赋和后赋,赤壁之下的景色都得到了生动、逼真的反映,都给人以壮阔而自然的美的享受。范曾作画主张用石涛“一画论”之精义,力追天籁之境,精于白描,尤喜写意人物。为表现历史人物之神韵,他潜心研究历史,悉心揣摩古今中外诸名家之作,要论豪迈洒脱,大文豪苏轼自然不落人后,就从此《后赤壁赋》画作中,就可以看出范曾先生历史人物画的精深造诣,在清新典雅中,不失潇洒飘逸,使画中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风骨独具。

  北京九歌2017春文物艺术品拍卖会

  预展时间

  2017年6月20日—21日

  拍卖时间

  2017年6月22日

  展拍地点

  北京万达索菲特大酒店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93号万达广场C座)

  专场设置

  中国书画一

  铭杰藏画专场

  听涛斋藏重要中国书画专场

  中国书画二

  名贵珠宝与翡翠品鉴

 

推荐阅读
首页
资讯
展览
艺术家
机构
培训
商城
拍卖
图片缺失 图片缺失 图片缺失 图片缺失 图片缺失
首页
商城
购物车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