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形象与蜕变:2010—2020中国具象绘画切片》正式开幕丨AMNUA现场
2021年04月14日 来源:南艺美术馆

由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主办,馆长李小山教授为出品人,副馆长郑闻担任策展人的《2010-2020:中国具象绘画切片》学术邀请展于2021年4月10日开幕。本次展览邀请了来自中国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以及来自北京、上海等地共22位新一代优秀的艺术家,以他们近10年内的最新创作为切入点,探讨当下具象绘画的最新动向与趋势。

首先,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郑闻先生发言。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郑闻先生

郑闻:非常开心今天在南艺美术馆和大家见面。今天凌晨大概5:00我就醒了,不知道怎么回事,很久没有这么激动。想到我自己上一次在这个3号大厅策划大型展览,已经是两年前2019年的4月份的《重整:德国艺术立场》群展了。到2019年的年底,赶上了全球的疫情。直到今天,我觉得大家都已经感受到了春天和复苏的气息,这一次我们美术馆加上另外的两个群展一个新媒体艺术项目,也是几个展同时开放。

聚焦绘画,尤其是具象绘画,作为我们美术出身的人来说,都有一种很深的情结。这次的展览,是侧重于对新的技术背景影响下的人物形象蜕变的探讨,同时也是集合了各大美术学院与艺术界具象绘画最新创作动向的一次采样与调研。绘画史中的重要人物形象正是构成艺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历代绘画中人物形象的研究就是对于不同时代背景的一种解读。这块我就不再过多的阐释,展览前言在展厅现场我们就节选了有5000字左右。

昨天下午我和我们所有到场的十多位艺术家进行了轻松自由的对谈,我更加发现了我们这一代的艺术家可贵的一种精神。这一次参展的艺术家大部分是出生于八十年代左右,直到九十年代,年龄最小的应该是93年出生。我们这一代艺术家在中国历史的一个进程当中——就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40年共同成长起来的一代。就如我在前言里写到这代艺术家的创作状态好像一个婴儿,他从少年时期现在慢慢地进入到成熟时期,成长到一个艺术上、思想上、生理上各方面比较成熟的时期了,但同时也面临很强烈的危机意识。正如我们的经济体、制造业、新科技,都需要进一步的转型和升级,去占据全球的制高点。这同时也是我们的艺术领域和文化工业同样面临的挑战。

这次的展览,22位艺术家所代表22种不同的创作面向和艺术方法,每个人的创作都完全不一样。与2000年之前的中国当代艺术相比较,体现出更加个体化的一种倾向。我们无法用一个或几个简单的标签去给它下定义,拒绝被定义化、潮流化和标签化正是本次展出的所有的艺术家有一个共同点。昨天的研讨里面,艺术家郑田明谈到当下的流行趋势时提及的一句话,我觉得非常好,他发言的大意是:无论你画的是好画,或是当下流行的所谓坏画Bad Painting,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准确和精确,能够达到你所想要表达的事物的本质。我觉得在这次的展览中,每一个艺术家都体现了高度的专业水准,都是他们各自选择的表达方式和领域内的高手,都用最准确的方式阐释了他想表达的东西,谢谢大家。

开幕式嘉宾代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甘智漪女士

本次开幕式嘉宾代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甘智漪女士发言。

甘智漪:非常高兴。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能够来到南京艺术学院的美术馆参加这样一个开幕式。我想就从2010~2020年开始说起,这个时期其实是中国当代艺术一个非常崭新的阶段。对中国的美术馆体系来说,2010~2015年,也是最繁华的一个阶段。所以在新的艺术表现手法不断冲击的当下,我们重新去审视绘画,我觉得是难能可贵的。在疫情期间,我们深深感受到中国美术馆体系的脆弱,也感受到我们美术馆要做一些重量级展览与国际交流的重重困难。在当下,大家都开玩笑说道,现在都在做藏品展览,很少见研究型的群展。所以今天在南艺美术馆,我们能看到中国具象绘画这样一个展览,是一个有关年轻一代中国当代艺术家的群展,我觉得非常不容易。今天我们能够坚持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里继续去策划这样一个全新的展览,而且是在绘画领域,去重新审视绘画这门艺术,非常有意义。上海的美术馆,从3月份以来对公众开放以后,我就深切感受到,疫情之下的人们对于文化艺术依然存在着憧憬,而且文化艺术对人的心灵是具有疗愈作用。所以作为美术馆体系的人们,我们再继续去做这一些国际交流,做我们中国当代艺术的展览,这也是与疫情对抗的最好响应。所以今天我是本着学习的态度来参观这次的展览,因为最近一段时间在上海美术馆体系的趋势里,要么是常设展,要么是做一些国际交流,但是很多的交流也并不纯粹。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群展,我在上海最近一段时间还没有见到。所以在我们南艺的美术馆里面能看到这样的展览,我觉得非常欣喜。因为疫情期间要做这类展览很难得,我们为艺术家打造这样一个展览的平台,我们为社会持续作出贡献,我们仍然看到希望,预祝展览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参展艺术家代表,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罗丹先生

本次展览参展艺术家代表,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罗丹先生发言。

罗丹:感谢大家,非常荣幸和各位老朋友、新朋友相聚在南艺美术馆,心情很复杂,千言万语,但是更多的是感激李馆和郑馆在这么艰难的条件下,仍然惦记着各位艺术家和对艺术生态持续的努力。在对我个人而言,这也是一个比较难得的学习机会。所以期待和各位同仁、各位在场嘉宾能够分享本次展览的盛大开幕,也期待南艺美术馆有更多更好的展览能够呈现给大家,希望诸位都能够成为以后携手并进的一份子,谢谢大家。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李小山先生

最后,由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李小山先生发言。

李小山:大家上午好。绘画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一部分,前面的几位发言嘉宾都谈了很多。近来,一直有一种说法,认为“绘画已死”。我用四个字来回应:危言耸听。几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叫做《永远的绘画》。大家听这个文章的名字就知道我的态度————即:绘画不会死。地球毁灭的那一天,就是绘画死亡的那一天。第二点,我想讲绘画和其他的艺术形式,诗歌到唐朝是顶峰,到元代曲是顶峰。我们的绘画也一样,它经历了高低起伏,唯一的权威就是时间。所以今天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有很多新生代、中生代的一些作品,能否经历时间这个评判者严酷的考验,这有待时间来证明。谢谢大家。

#展览现场

形象与蜕变:2010—2020中国具象绘画切片

Metamorphosis :A Charpter of Figurative Painting Since 2010

主办: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Organizer|AMUNA

出品人:李小山

Producer|Li Xiaoshan

策展人:郑闻

Curator:Zheng Wen

地址: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3展厅

Location:Hall 3 of AMUNA

展期:2021年4月10日至30日

Duration|2021.4.10——4.30

开幕式:2021年4月10日 上午10:00

Opening|2021.4.10 10:30 am

艺术家|Artists:

邓洧 Deng Wei

张钊瀛 Zhang Zhaoying

蔡龙飞 Cai Longfei

方凯 Fang Kai

高清声Gao Qingsheng

葛辉 Ge Hui

龚辰宇 Gong Chenyu

梁昊鹏Liang Haopeng

Kid-A Kid-A

林欣 Lin Xin

刘成瑞 Liu Chengrui

裴丽 Pei Li

汪莺莺 Wang Yingying

徐跋骋 Xu Bacheng

薛若哲 Xue Ruozhe

郑田明Zheng Tianming

莫芷Mo Zhi

邵进 Shao Jing

JNA JNA

罗丹 Luo dan

林文 Lin Wen

马文婷 Ma Wenting

策展团队:束宁睿 薛黑黑 俞点 张雨卓

Team:Shu Ningrui Xue Liang Yu Dian Zhang Yuzhuo

由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主办,馆长李小山教授为出品人,副馆长郑闻担任策展人,《2010-2020:中国具象绘画切片》学术邀请展,将于2021年4月10日开幕。本次展览邀请了来自中国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以及来自北京、上海等地共22位新一代优秀的艺术家,以他们近10年内的最新创作为切入点,探讨当下具象绘画的最新动向与趋势。

推荐阅读
首页
资讯
展览
艺术家
机构
培训
商城
拍卖
图片缺失 图片缺失 图片缺失 图片缺失 图片缺失
首页
商城
购物车
个人中心